定定偎這過 嚨無來加油

不誇大 不作假 講真話 夠客觀

風雨前的寧靜—Toyota Granvia能令對手皮繃緊!?

風雨前的寧靜—Toyota Granvia能令對手皮繃緊!?

瀏覽人次:40941

風雨前的寧靜

Toyota Granvia能令對手皮繃緊!?

文/陳宗懋 攝影/蘇米2019/05/30

和泰汽車要在2019年達成市佔率衝破30%的目標,除了得仰賴大改款RAV4及Altis外,還得開拓全新客源,而擔綱這個任務的先發車款,就是甫於5月21日發表、瞄準商旅市場的Granvia。Granvia的進駐之所能讓我們以「風雨前的寧靜」來形容,乃因Toyota旗下車款多為級距最高市佔,且總代理開出的1,500輛年販目標可不算低,大約佔了級距現況半數份額,究竟Granvia有何能耐攻城略地?試車組搶先為您試駕解析。

上下通吃的市場操作

Granvia的名號對國人可能較為陌生,它其實是第六代HiAce的衍生車款,主要差別在於前者屬商旅定位,後者則為載貨取向,此點與其它品牌的設定相仿。Granvia並非Toyota首次導入的商旅車款,先前藉第四代HiAce衍生的Solemio,相信仍有部份車迷對它記憶猶新,另一方面,Granvia的半車頭設計也再度回歸(第五代HiAce未得見),成為Granvia順利登台的關鍵之一。這回Granvia導入的腳步可謂迅速,台灣不僅為全球首發市場,與稍早2月份第六代HiAce海外亮相也僅相差約3個月,此乃因亞太地區向來是HiAce車系的重要市場,國內商旅級距亦為和泰汽車相中的大餅。


受限國內新車認證時程,即便Granvia現已發表,正式交車仍得等到8月份,而正式售價推測交車前可塵埃落定,與預售相較應能維持平盤或略微下修。

近期台灣商旅市場仍持續正向發展,統計近三年(2016~2018年)來的表現,分別約莫繳出2,600、2,800、2,800輛(不含豪華品牌)的成績,之所以呈現如此走勢,主要乃2010年代起,部份得益於低成本航空公司(俗稱廉價航空)興起,使來台自由行旅客增加,另外國人包車旅遊習性也逐步成形所致。面對Granvia的侵門踏戶,免不了盤點一下其主要對手,現今市面上除了最廣為人知的T6車系,Tourneo Custom、Grand Starex及Traveller均屬勁敵,然而Granvia能否帶來足夠的威脅,這得從編成及價格帶來看。


國內商旅市場規模雖然不大,但嚴格來說對手屈指可數,且與總市場變化對照下,走勢相對穩定,另外該級距還有換購頻率高的特性,潛在客源其實頗固定,成為和泰汽車導入Granvia的誘因之一。

Granvia在國內共分為6人及9人座兩種設定,動力則採單一型式(海外市場HiAce車系還有3.5升V6汽油NA版本),預售價格帶174.9~187.9萬元,巧妙位於對手中間,下有Tourneo Custom、Grand Starex,上有T6車系、Traveller,可謂上下通吃。前文提及,國內非豪華級距商旅市場每年約有2,700輛的份額,即便Granvia的加入亦有可能使級距規模擴張,然而在考量價格帶與銷售目標下,不難發現和泰汽車設定的主要對手便是市佔最高的T6車系。但問題來了,若只瞄準T6車系,勢必無法達成年販1,500輛的銷售目標(短期間內難以撼動多數比例),也就是說,這數字還得瓜分其它版圖,而這裡指的是身處豪華級距的V-Class及中大型進口乘用MPV。


從表中可看出,無論6座或9座車型,入門與頂規編成價差均為12萬元,且後者較前者貴上1萬元,而入門的豪華版除了配備相對陽春,在考量僅配置3氣囊的情況下,建議直接排除。至於欲入手9座車型的買家,中階及頂規編成主要為Ottoman座椅、BSM/RCTA的有無,7萬元的價差參考此等價位也不算有感。

V-Class即便位居豪華級距,但銷量可是相當穩健(近三年平均年販約1,080輛),Granvia的價格無疑能對其造成威脅。至於中大型進口乘用MPV,指的自然是Sharan、Odyssey這類車款,而我們推估,因Granvia的價位並未高出這類級距太多,又挾帶大尺碼等優勢,的確能吸引部份潛在買家目光。然而需留意的是,試車組認為級距銷售冠軍Odyssey的地位短期內應仍不易撼動,所以Granvia進駐影響最大的應該會是自家世代老舊、價格帶也相近的Previa。另外大型MPV如Sienna、Alphard方面,因高端乘用定位較為明確,短期間內應該也不易被Granvia瓜分。


Granvia現為同級唯一日裔選項,其身形與對手長軸版本相當,而和泰汽車採行配備較為齊全、價格帶扁平化的操作策略,但受限定位列入商用車通路販售,年度稅賦參照同級對手也呈現劣勢。

具高端賣相的內外氛圍





在大面積鍍鉻飾件、17吋鋁圈及LED頭燈等配備進駐下,使本車的賣相頗為精緻(即便是入門編成),搭配碩大的車身,也流露出幾分Alphard的氣勢。



車艙採新世代設計語彙,整體呈現簡潔、耐看的氛圍,而質感以商用車角度衡量可謂優異。


7吋多媒體系統屬標準配備,但觸控反應有些延遲,功能亦顯單薄。





車艙內部配備亦相當齊全,除了常用的恆溫、定速均不缺席,甚至遮陽板內照明也未拔除。


全車具備多處支援2.1A的USB充電孔,能對應現代人3C用品不離身的需求。



每位乘員均擁有閱讀燈及空調出風口,且支援獨立面板控制。


倒車攝影對此類車款來說至關重要,但可惜內建於後視鏡除了畫面較小,導引線也無法隨方向盤移動,另外倒車雷達僅限頂規編成配置的設定亦讓人感覺不夠大器。

顧此失彼的座椅設計

若你曾留意國內商旅市場,應該對Granvia的座椅設計感到有些驚奇,特別是本回試駕的9人座版本採四排座型式,究竟這樣的設計有何優劣?我們特地將車輛駛至北海岸風景區,一同讓包車旅遊的職業駕駛進行感受。


Granvia除了座椅舒適性佳,拜半車頭設計所賜,坐姿也較無典型商用車氣息,實為加分元素之一。



即便座椅採獨立式設計,但各別變化卻較為單調,無法翻摺、拆卸。



9人座版本最大的缺點便是座椅設計難以兼顧人員及行李承載所需,而據現場職業駕駛表示,若是購買6人座版本則少了些入手此類大型商旅的誘因(中大型MPV視情況亦可勝任)。





雖然座椅設計較難兼顧行李及人員承載,但前三排獨立座椅除了具備專屬扶手,椅背傾角也可調整,搭配前後多段滑移機能,整體舒適表現的確優異,頭部、膝部空間亦頗有餘裕,可惜僅第一排配置可開啟式的窗戶。




雖然Granvia一律配置雙側滑門,但上下車門檻落差較大,好在高度適中的扶手可稍弭平不便。



拜中央走道設計所賜,第二排以後乘員基本上可直接在車內前後走動,進出車輛亦不見得需調整座椅。




末排座椅為6/4分離型式,進而變化出6、7、8及9人座型式,只是從畫面中明顯可見,滿載9人的情況已難置放大件行李,且未配置電動尾門也較為不便。





零碎置物空間規劃合乎預期,整體使用頗為就手。

一招打天下的引擎調校

國內Granvia搭載代號1GD-FTV的2.8升四缸柴油心臟,屬Toyota旗下GD引擎族的一員,該機體在海外市場亦使用於Innova、Fortuner,另外值得留意的是,預定今年引進的皮卡HiLux也可能採用相同引擎族,因此本回我們可藉Granvia的導入,體驗這具引擎的表現。

GD引擎族為集團旗下最新世代四缸柴油機體,2015年才投入市場,取代先前同為四缸柴油型式的KD引擎族,但盤點一下它的技術面,卻令試車組感到訝異。Granvia上這具引擎整體給人的感受頗為傳統,除了可變幾何渦輪及電控洩壓閥,其它方面未見技術亮點,甚至噴油嘴也非定位較高的壓電型式。但試車組再次強調,規格優異不等於表現佳,且擁有優渥研發經費的Toyota當然不會自砸招牌,另外有時只要掌握重點,也能具備出乎意料的表現。1GD-FTV機體可是具備驚人的44%最高熱效率,之所以能有如此水平,除了調校部份再下足功夫,原廠亦導入名為Thermo Swing Wall Insulation Technology(TSWIN)的技術抑制「冷卻損失」,其活塞頂塗佈絕熱層,達成減少燃燒室熱能散失的目標。


雖然引擎飾蓋仍標註D-4D,但下方的心臟可是2015年誕生的新世代GD機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預定9月上線的國內6期環保法規因具備展延條款,現今本車並未配置尿素處理系統(AdBlue),即便無需負擔額外耗材,尾氣NOx排放濃度難以抑制乃不爭的事實,好壞與否見仁見智。

至於其它調校、設定方面,顯而易見,此具引擎採低壓縮比設計,而參照其排氣量與最大扭力水平也可得知,增壓值並非追求緊繃,搭配轉速限制下,單位容積功率亦「僅」約64hp/L。這樣的設定除了較容易創造出高熱效率,符合商用車追求經濟的定位,實際駕馭感受也可能具備優異的線性表現。

以乘用車為目標的操駕特性


Granvia的油門反應不意外屬溫順格調,但如預期線性感相當優異,低轉速域未見柴油引擎輸出飽滿的氛圍。然而高轉速域的延伸性亦非其所擅長,重踩油門超車略顯吃力,另外Granvia的引擎噪音並不難察覺,有些枉費頗具水平的車艙隔音表現。


試駕當日總共行駛181.6km的路程,途中歷經全油門加速測試、長時間啟用空調怠速且油門踩放較為隨興等情況,最終錶顯平均油耗仍可繳出8.1km/L的成績,若改以一般使用者的習慣操駕,10km/L應不算難達成。其它方面,即便本車迴轉半徑僅5.5m,但那方正、碩大的身軀及較為狹小的後視鏡視野,駕馭起來仍得花些時間適應。


6速自排變速箱理當出自Aisin之手,雖然本車不支援傳統認知的手排模式(只能限制最高檔位),但控制邏輯成熟,換檔品質亦佳,調校用心可見一斑。


本車支援原地增壓且起跑轉速為2300rpm,最終0~100km/h衝刺繳出14.38秒的成績,且過程中可感受推力遞減明顯,推測自身重量可能不輕(原廠未公佈)。


Granvia的後懸吊改為四連桿固定軸型式,實際體驗在乘坐兩人及帶有輕便行李的情況下,除了面對短促且落差較大的坑洞容易有未處理完畢的碎震傳入車艙,其它部份整體行路質感尚屬不俗。另外Granvia的轉向調校較為重手,車頭指向以商用標準審視卻不馬虎,只是過彎時仍伴隨明顯荷重移轉,似乎提醒我們平順完成載客任務才是正解。

超越試車短評

呼應開頭,Granvia到底有沒有競爭力?我們認為在集合價位、品牌等元素後確實能帶來話題,但主因座椅設定,初期或許較不易在商旅市場大有斬獲。至於挑戰乘用車版圖層面,Granvia確實可帶來優於預期的駕馭及舒適感受,搭配精緻的賣相,若能一併提供靈活的租賃方案予企業客戶,達成和泰汽車年販目標的難度應該不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