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定偎這過 嚨無來加油

不誇大 不作假 講真話 夠客觀

另類開疆闢土之作—Volvo S60

另類開疆闢土之作—Volvo S60

瀏覽人次:34760

Driving in Santa Monica, USA

另類開疆闢土之作
Volvo S60

文/陳宗懋 攝影/陳宗懋、Volvo Cars2019/05/02

Santa Monica,一個位在加州西南部、以海灘等景點為名的渡假勝地,也是美國66號公路的終點,不過對於來自瑞典的豪華汽車品牌Volvo來說,此次全球媒體在這裡共同見證它於美國市場開啟全新篇章,而這個擔綱另類敲門磚的關鍵角色,即是本回陪伴我們旅途一整日時光的全新改款房車—第三代S60。

締造兩項先例

現行第二代XC90自2014年誕生後,無論設計語彙或基礎架構,相較以往都有大幅度的進化,Volvo旗下車系也陸續依循這樣的框架進行改朝換代,而如今60車系的最後一塊拼圖—第三代S60終於到來。全新S60的誕生看似理所當然,細數它身上的特色,舉凡Drive-E動力、SPA平台,甚至Pilot Assist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等,嚴格來說都不是新玩意,但將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輛中型房車上卻也是頭一遭,不過真正讓試車組感興趣的部份,乃第三代S60在品牌中開啟了兩項先例。

首先呼應開頭,為何說Volvo此刻在美國市場開啟全新篇章?原因為第三代S60為首款美國製造的Volvo Cars,而由於原廠規劃初期僅有單一產地,所以未來引進台灣的S60同樣也會是美國生產。Volvo之所以將全新S60移至美國生產,即是為市場考量,原廠亦給出「Build where you sell.」的明確答案,而對照其它歐系豪華品牌亦可發現,Daimler AG、BMW AG在美國同樣都有產線,且均已於'90年代中期投產,如今Volvo的跟進,也可視做佈局美國市場的重要指標之一。至於另一項先例,即是第三代S60為品牌旗下首輛不會推出柴油動力的車款,等同宣告Volvo將加速動力系統電氣化(Electrification)的腳步。

Charleston工廠小檔案

●座落地點:Berkeley, South Carolina
●佔地面積:647.5萬平方公尺(建物覆蓋21.4萬平方公尺)
●動土興建:2015年9月
●正式投產:2018年末
●投資金額:11億美元
●工作人數:1,500名(5年內陸續增至3,900名)
●最大產能:15萬輛/年



Charleston工廠除了製造S60,原廠更預計2021年投產第三代XC90,另外巧合的是,BMW AG在美國的工廠亦位於South Carolina。

新世代運動房車登場

回歸第三代S60本身,雖然現今Volvo旗下車款包含40、60及90系列,但S40自2012年停產後,至今未見新作,也因此S60便成為品牌當前身形最「緊緻」的房車。S60乃接替'90年代850、S70的地位而來,由於Volvo先前曾參與BTCC、STCC等賽事,原廠便賦予旗下中型房車更多運動性格,以S70來說,其R版本即擁有250hp輸出,當時只有擔網旗艦定位的S80具備更高出力。到了2000年,初代S60登場,原廠於後期同樣推出性能經強化的S60 R,其300hp輸出在當時同樣僅有S80、XC90能超越。2010年,S60演化至第二個世代,在Polestar的協助下,車型最大動力一舉躍升至350hp水平,榮登Volvo旗下動力最強悍的量產車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二代S60後期也換裝Drive-E動力,成為首波搭載的車款之一。

如今S60進化至第三代後,同樣依循品牌運動房車定位,原廠鎖定的對手自是BMW 3 Series、Jaguar XE等運動形象較濃厚的選項。目前S60所推出的動力包含T4、T5、T5 AWD、T6 AWD、T6 Twin Engine、T8 Twin Engine及T8 Polestar Engineered七種版本,除了全數採用2.0升機體及Aisin生產之8速手自排變速箱,「最小」輸出也來到190hp,亦同步達成2019年起,Volvo旗下車款至少會包含一種電氣化動力的目標。另外以原廠發展的願景(2025年達成100萬輛電氣化Volvo上路)推估,未來應會追加純電及Mild-hybrid版本,在取消柴油編成後,同樣可維持多元化動力選項。

此外,全新S60在海外市場也同樣提供Momentum、Inscription及R-Design選項,至於國內消費者普遍關心的上市時程及售價等資訊?台灣原廠僅表示本車將於下半年引進,我們預估會比V60晚上些許,然而價格帶及動力型式目前均屬未知。


第三代S60的車長及軸距分別較先前大幅增加133、96mm,頗符合車壇趨勢,然而高度則削去53mm,整體視覺感受依舊動感。

T8 Polestar Engineered及T8 Twin Engine車型




Polestar Engineered編成除了動力提升,Brembo煞車、Ohlins雙閥門減震筒等部品亦包含在強化範圍中,該編成日後也會陸續普及至其它車款。


T8 Twin Engine動力基本上沿用自先前車款,置於傳統中央傳動軸位置、容量達10.4kWh的鋰電池組為特色之一,除了可提供45km純電里程,以110V/10A條件約9小時亦可滿充,而後軸則採用一具可輸出87hp/24.5kgm的永磁馬達建構出電氣化四驅型式,級距中仍相對少見。

主要安全配備參數及試駕感受

Volvo向來以優異的安全防護水準立足車壇,以S60來說,初代車型即已配置BLIS盲點偵測系統,二代車型則標配一般稱做AEB的City Safety,且當時已包含行人偵測機制,小改款後更再加入自行車手偵測,而現今第三代S60的安全配備參數仍相當不俗,下方簡略彙整讓讀者酌參。

●City Safety

4km/h以上作動(逾80km/h停止掃瞄行人),對車輛、行人及自行車手分別於相對速差60、45、50km/h內有機會避免撞擊,車速50~100km/h支援閃避轉向輔助。

●Pilot Assist

130km/h以下作動,半自動駕駛等級。

●RCTA

附自動煞車機能,可偵測行人及自行車手。



洋洋灑灑的主動安全配備始終為Volvo旗下車款的特點,屆時國內市場應能比照「眾前輩」列入標配。



ACC車速控制大致頗具水準,LKA修正方向盤時也沒有突兀的手感,另外RSI路標辨識機能的介面亦相當易讀。



Volvo自古以來均不斷對自家車輛實施碰撞測試,目標為到了2020年,Volvo新車事故不再有人員重傷或死亡案例,以至於第三代S60的車體結構依舊紮實,硼鋼使用比例達33%。

一天350km的戰鬥行

在提及第三代S60的整體試駕感受前,我們先簡單說明這趟行程的路線,這回原廠雖然貼心的將試駕地點安排於充滿陽光的加州南部,但我們從Santa Monica出發後,得一路往西北前進至Ojai方能折返,中途並可視情況進行換手。聽起來似乎沒什麼特別,但這一趟下來總里程約莫來到350km,且早上8點半接過鑰匙後,當天下午5點半就得交還車輛,這還包括我們中午用餐的時間,同樣得一邊兼顧拍攝作業,嚴格來說算是有些「硬」的行程。通常看到這樣的行程,我們會先考量這車的動力及底盤能不能應付「趕路」需求,不過因這次台灣媒體一律試駕T6 AWD R-Design車型(當然是美規版本),看來原廠似乎有意要讓我們體驗新世代S60的能耐。


來回紮紮實實的350km行程,且可別妄想都會是高速公路,趕路時還得提防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的警車。

獨一無二的帥勁美感





全新S60的車身輪廓相當動感,若非查閱規格表,還以為它僅有4.6m長,另外R-Design編成對於細節層面的點綴亦相當到位。


內裝鋪陳不意外承襲家族化特色,而細節質感亦屬優異。


雙前電調座椅的泡綿設定略偏硬調,而整體除了舒適性不俗,亦具備基礎包覆感受。


得益於車長及軸距明顯提升,身高169cm的成人入坐後,膝部空間達3拳1指,不過頭部則受限車身造型僅約1指幅餘裕,另外椅墊高度若能再增加些,舒適表現應更為完美。




依備胎、補胎劑配置不同,行李廂容積分別來到392、442L,雖表現僅算平平,但可透過後椅背傾倒來暫時提升空間。


B&W音響能帶來優異的聽覺饗宴,只是低音表現稍重了些,好在乘員可藉由等化器進行調整,另外原廠亦提供低上一階的harman/kardon音響供選用。



四區恆溫空調、110V電源插座及中央扶手附置杯架等設計,均為提升後座乘坐品質的關鍵,只是預料部份配置屆時仍維持選用。



12.3吋全數位儀錶、全彩抬頭顯示器所構成的駕駛介面除了人因工程表現佳,亦符合時勢所趨。




9吋Sensus多媒體系統的介面同樣頗易上手,且啟用Apple CarPlay等手機連接後仍可保留原本的控制項,只是全觸控型式有時對於盲操較為不便,目前也無法確認屆時國內車型是否內建連網機能。



360度環景攝影除了畫質清晰,亦可手動切換多個視角便於確認。


電動天窗尺碼較標準版本大上一號,對於緩解後座頭部壓迫感有些許助益。

未顯老態的Drive-E動力

Volvo旗下Drive-E動力已量產數個年頭,但盤點一下它的技術亮點,至今依舊未顯老態。談到Drive-E系列引擎,就不得不提「模組化」設計,不少人可能自BMW旗下B系列引擎得知模組化的概念,但若真論及歷史,Volvo的Drive-E引擎可是能與其相提並論。BMW首具B系列引擎與Volvo首具Drive-E引擎均在2013年進入市場,兩者對於模組化的定義有些許不同,BMW的做法是將每缸視為一個模組,並將周邊諸多尺寸固定成為「基本設計」,如此一來透過改變汽缸數便能同時更動引擎排氣量。

Volvo則是將整個缸體視為一基本模組,只要改變周邊部件便能迅速配置出不同的動力型式,舉例來說,所有Drive-E系列2.0升引擎的缸體皆相同(無論汽、柴油),此點可從缸徑、衝程,甚至排氣量等參數窺知一二。至於汽、柴油型式或動力大小僅需改變活塞本體或增壓裝置、ECU等部件,便能組合成不同版本的輸出,而現行1.5升三缸機體的排氣量也恰巧等於2.0升引擎的75%,模組化之徹底可見一斑。其它技術層面部份,以本回試駕的T6 AWD編成來說,舉凡電子水泵、可變容量機油泵、鍛造曲軸及缸頭雙冷卻迴路均能得見。


此具2.0升四缸雙增壓直噴引擎堪稱Drive-E動力的特色之一,資料顯示3500rpm以上機增即不介入、耦合時間0.35秒,在全新S60上NVH工程則具備一定水平。

稍顯保守的運動性格

最後該來談談S60 T6 AWD的動態試駕感受,從下榻飯店出發後,由於上午時段城內車流並不算少,導致我們先歷經一小段走走停停的狀態,然而試車組發現S60的煞車輕踩便有相當明顯的制動力,初次接觸需花點時間適應。離開海岸線後,我們依導航指示轉往山區,終於能體驗S60的動力與底盤調性。以動力來說,S60 T6 AWD的油門邏輯在Comfort模式下不意外地仍是著重溫馴格調,不算容易察覺它潛藏的性能實力,當下試車組決定切入Dynamic模式開始催策。


由於S60的煞車碟盤尺碼與輪圈連動,在搭配235/40 R19車胎的情況下,前後碟盤直徑分別來到371、320mm。

在這樣的模式下,S60的油門邏輯確實較為激進,但這具雙增壓引擎的低轉速域仍可察覺輸出不算特別活潑,搭配變速箱的換檔邏輯同樣偏向保守,一段時間後我們決定改為手動換檔,以更激進的步調攻略一個個彎道。退檔後大踩油門,預期中的爆發力果然出現,眼看引擎轉速一路爬升至6000rpm的過程中,推力源源不絕,而由於這段山區多屬中高速彎角,隨後進檔繼續衝刺,轉眼間車速便已突破60mph(約96km/h)門檻,這才是T6動力應該有的表現!不過隨後進彎前減速退檔的過程中,仍可察覺些許頓挫反應,變速箱的Rev-match機制若能再精進些勢必更為完美。


此具8速手自排變速箱就齒比來看擁有3個巡航檔位,但這對擁有廣域扭力峰值帶的增壓引擎來說影響不大,另外其換檔品質及速度均有不俗演出。


動態模式選擇已是現今常見的配備之一,然而全新S60各模式間的差異不算非常顯著。

底盤方面,這輛S60似乎已選配運動化懸吊,因此車輪輾壓貓眼、坑洞的回饋可說相當直接,破百公里行駛下來,惱人倒不至於,但對乘坐品質多少有些影響。那麼它的彎道表現究竟如何?整體來說S60的底盤反應較著重「可控」的調性,樂趣層面原廠似乎無意凸顯。首先,S60的轉向手感以其性能水平來看仍輕盈了些,車頭指向也不算銳利格調,但精準度尚具備稱職演出。

此外,SPA平台優異的幾何設計再度顯現,在不過份往極限進逼的情況下,S60過彎時的荷重轉移仍屬輕微,主觀能帶來幾分靈活感受。然而當我們適應這樣的調性後,便開始往極限挺進,但推頭反應卻逐漸顯現,雖然輪胎尚未發出抗議聲響,走線亦合乎預期,當下回饋予駕駛者的資訊卻不算充足,使得激駕時較難主動進行應對,調校上似乎仍放不太開,有些枉費原廠強調第三代S60是至今操控最佳的Volvo。


其實新世代S60的底盤極限不算差,只是有些缺乏動態回饋資訊的情況下,短期間內較不易建立駕駛信心。


S60純內燃機動力的四驅系統採用時下常見的Haldex電控液壓離合器式,可視情況調整補油的步調提升出彎速度。

超越試車短評

與全新S60相處一整天時光後,Volvo無疑證明了它也能端出如此年輕、動感的作品,不過話說回來,在暫時無法得知其售價的情況下,我們認為S60除了得面對同級車款競爭,由於原廠並沒有賦予S60格外富樂趣的動態表現,因此與品牌旗它RV相較下,亮點相對不易凸顯,頗考驗台灣原廠的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