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定偎這過 嚨無來加油

不誇大 不作假 講真話 夠客觀

四小天王,誰是金卡納之王? Suzuki Swift/Mazda 2/Honda Fit/Ford Fiesta

四小天王,誰是金卡納之王? Suzuki Swift/Mazda 2/Honda Fit/Ford Fiesta

瀏覽人次:49969

四小天王

誰是金卡納之王?
Suzuki Swift
Mazda 2
Honda Fit
Ford Fiesta

文 陳彥文 蕭有為 責任編輯 蕭有為 攝影 謝昌華2018/4/19

「金卡納」是目前中華賽車會大力推廣的賽車運動,規則簡單、路線多變是它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參賽門檻相當容易,素人、街車都能上場。在短促緊湊的路線中,大馬力並非佔有絕對優勢,車身大小、靈活度才是決勝關鍵。因此,這次我們找來四部都會代步小車進行測時PK,除了徹底「操翻」它們之外,更要找出誰才是小車中的「金卡納之王」!

金卡納的來龍去脈
「最親民的賽車運動」金卡納在台灣其實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早在1989年底中華賽車會CTMSA的前身CTAF籌備會,於士林一處廢河道填平的大型停車場舉辦國內第一場正式比賽,只要一台車,一頂安全帽就能參加,瞬間引起熱烈迴響;當時參賽車輛將近200輛,盛況相當驚人。接下來的兩、三年,金卡納甚至成為國內最受注目的主要賽事,各大遊樂區的停車場都能成為比賽場地,為金卡納在台發展開創高峰。

近年來,金卡納因為有了資深車手的投入,於國內再次點燃熱度和話題;中華賽車會也得到不少贊助商的支持而重啟相關賽事,積極讓台灣成為亞洲地區的國際錦標賽主辦國家之一,藉由變化多端、充滿樂趣的比賽方式,吸引更多本土賽車愛好者的加入,致力讓金卡納成為家喻戶曉的全民賽車運動,也讓厲害的車手能在國際賽事中有著發光發熱的機會!

金卡納怎麼玩?
金卡納賽事對於車輛要求其實不高,致勝關鍵多半在於操控的靈活性,以及車手本身的駕駛技巧;當然,最重要的是路線不出錯,且不能任意撞倒錐筒,盡可能發揮車輛極限,才能做出最佳成績!

金卡納最大的好處在於場地不受限制,只要一塊夠大的空地,再加上幾個三角錐,並規劃好路線,就能開始比賽。賽事規則亦十分簡單,只需按照比賽當日的路線行駛,若將錐筒撞倒或是撞離方格,則必須加罰2秒,通過終點時則需使計時器停止,並且不撞倒終點錐筒即為完賽。比起其它類型的賽事,金卡納由於車速並不快,因此對動力性能要求不高,大馬力車款甚至還可能因控制不易而輸給普通小車,「以小搏大」的場面更是時時上演。

雖然參加金卡納容易,但要把路線跑得好其實不簡單,其中所需運用的操控技巧相當多,像是煞車時機、油門掌控、攻克路線選擇、手煞車的運用,甚至坐姿調整都能影響最終成績。另外,與傳統場地賽相比,金卡納的路線複雜不少,想要跑出好成績,不僅要擁有優異的駕駛技巧,還要有迅速記住路線的能力,比賽時的路線規劃也相當重要,多繞一點、少繞一點都是學問。

本次進行的「金卡納之王」挑戰賽由金卡納國手蔡典仰擔任車手,依序駕駛Swift、Fiesta、Fit、Mazda 2進行三趟測時,每次測時前都有一次熟悉車輛特性的機會,接著才開始正式測時,並取其中成績最佳者作為排名依據。


金卡納的參賽門檻低,以一般街車為主,豐富多元的路線規劃是一大特點。


驅動特性不同,攻克路線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例如後驅車的優勢在於能以飄移方式進行大角度繞錐,善加利用的話能有助於縮短成績。


在正式測時前,我們將所有參賽車輛的胎壓固定於前34psi/後45psi,輪胎品牌則依車輛出廠安裝為主。

路線介紹
本次比賽採用2018 TAGC台灣汽車金卡納錦標暨挑戰賽之相同路線,乍看之下或許有些複雜,就讓我們來一一拆解!

S型彎道
出發後,便是連續四次的S型繞錐,抵達最後的錐筒時順勢迴轉,再以同樣方式繞錐回到第一個錐。此處只需注意第一個錐筒需由左側進入,就能輕鬆走對路線。繞錐時必須掌控好進入彎道的角度與油門控制,最後的U型彎迴轉若能適當使用手煞車,有助於順暢度提升。

繞8字
完成去回兩趟S型繞錐後,便可向左線底端的最後一支錐筒前衝刺,接著與右線的最後一支錐形成一個8字。繞八字的訣竅同樣在於方向盤的轉動速度,也因距離拉長,油門可再稍微多補一些,只要繞得夠順,速度自然容易加快。

高速S彎與定圓
繞完8字後,繞過左線的倒數第二支錐筒右側,與最初的S型繞錐不同之處在於必須一次繞行兩個錐,最後在終點前的最後一個錐繞行完整一圈後就可向終點衝刺。此處常見的錯誤在於結束8字後容易繞錯錐筒,因此賽會在重點錐筒分別以紅色、綠色標註提醒;另外,最後定點繞圓的處理也相當重要,若能抓好進彎角度與時機,適當控制油門避免因轉向不足而推頭,在此省下的時間就能與其他對手拉開差距。

 

第一名
Mazda 2
最速成績 36"256

引擎型式 1.5升L4 DOHC 16V 最大馬力 107hp/6000rpm 最大扭力 14.2kgm/4000rpm 驅動方式 FF 變速系統 六速手自排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後:拖曳臂 輪胎規格 185/60R16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國內售價 74.9萬元(頂級型)
重點規格
長寬高 4060×1695×1520mm 軸距 2570mm 方向盤左右死點 2.6圈 迴轉半徑 4.8m 車重 1049kg

選手簡介
出身自魂動家族的Mazda 2,第一眼就帶給人濃厚的動感跑格形象,因此也容易讓人自動與「操控佳」畫上等號。多虧了玲瓏有緻的身材曲線和渾圓緊湊的車體設計,Mazda 2的身形與其他選手相比感覺相差無幾,但其實它的體格在四車之中是最為「壯碩」的,不僅車長突破四米,軸距也是稱冠,以金卡納比賽的角度來看似乎顯得不利,不過比較厲害的是其迴轉半徑僅有4.8米,與尺碼最小的Swift相同。動力搭載SKYACTIV科技加持後的1.5升自然進氣引擎,可輸出107hp最大馬力,14.2kgm的扭力在4000rpm釋放,變速箱為Mazda自家開發的六速手自排。光憑帳面數據,Mazda 2的性能表現的確位居劣勢,不過根據過去試駕經驗,這具引擎出力線性順暢,且反應活潑直接,而底盤調校也相當紮實,運動性不俗,所以我們認為Mazda 2並非毫無勝算。

實戰演練
看完選手簡介,想必各位看官對於Mazda 2奪下第一名一定感到相當意外,畢竟諸多不利元素都加諸在它身上。不過我們在賽前練習時,已經可以感覺到Mazda 2的好底子,其方向盤左右死點圈數僅2.6圈,轉向手感相當俐落,在連續繞錐時特別受用;而迴轉半徑較小的優勢對於每一個U形迴轉助益良多,因此就算車身尺碼居四車之冠,開起來卻相當靈活。正式開始計時後,Mazda 2以拉轉的方式起步,力道全場最為猛烈,前輪甚至出現打滑空轉的情況,一開始就展現不錯的氣勢。線性的出力和精準的轉向在繞錐時具備加乘效果,油門收放自如,在左右來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懸吊紮實的支撐,車身回正相當迅速,節奏容易掌握。另一項獨門優勢在於變速箱可將檔位固定在一檔不升檔,對於中距離直線衝刺時可一路拉轉至斷油,無時無刻不保持充沛輸出,也是致勝關鍵之一。在三趟計時中,Mazda 2皆有36秒出頭的水準,最終以36"256的最速成績拿下本次冠軍,表現相當亮眼!


在激烈操駕之下,Mazda 2的懸吊系統展現十足的支撐性,後輪甚至能夠「舉腳」跟進幫助轉向。


短距離衝刺對Mazda 2來說仍有不錯的發揮,尤其是變速箱可以檔位固定讓動力不因換檔而流失,是一大優勢。


操駕手感最為出色的Mazda 2不論在定圓或繞錐都有穩定靈活的表現,讓人感受到「人馬一体」的精神。


Mazda 2使用Dunlop Enasave EC300+環保節能胎,圈胎尺碼為185/60R16。


方向盤死點僅2.6圈,回饋清晰且手感紮實,帶動車身毫不拖泥帶水。


Mazda 2雖採用NA動力,不過調校線性加上隨傳隨到的特性帶來隨心所欲的駕馭氛圍。

第二名
Swift
最速成績 36"366

引擎型式 1.0升L3 DOHC 12V Turbo 最大馬力 111hp/5500rpm 最大扭力 16.3kgm/1500~4000rpm 驅動方式 FF 變速系統 六速手自排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後:拖曳臂 輪胎規格 185/55R16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國內售價 66.9萬元
重點規格
長寬高 3840×1735×1480mm 軸距 2450mm 方向盤左右死點 3.2圈 迴轉半徑 4.8m 車重 940kg

選手簡介
大改款Swift是此級距的新面孔,從外觀就可以發現它的個頭比其他選手來得嬌小,2450mm的軸距也是全場最短,天生就具備跑金卡納比賽的基因和特質。動力部分相較於過去採用自然進氣引擎,新一代Swift跟隨趨勢換上代號K10C的1.0升三缸渦輪引擎,擁有111hp最大馬力,16.3kgm的扭力峰值域呈現1500~4000rpm高原狀,變速箱則搭載六速手自排,主要透過方向盤後方的撥片進行手動換檔。另外一項特點則是Swift的車重僅有940公斤,比在場所有選手都再少100公斤以上,對於比賽也是加分條件。不過Swift並不特別強調運動性能的部分,而是以代步用車為出發點,因此動力的呈現仍以經濟節能為主,油門必須深踩,Kick down反應才會出現,但整體來說其加速算偏向輕快;至於底盤調校則也是著重舒適的設定,沒有特別營造運動氛圍。

實戰演練
坦白說,我們在賽前練習時完全沒預料到Swift會是本次比賽的「黑馬」。雖然在車身尺碼上佔盡優勢,不過在繞錐時因為方向盤左右死點達3.2圈,再加上偏軟的阻尼設定,使得左右來回時車身重心移轉較為明顯,難免減損車手對它的信心,所以我們打從心底認為Swift的名次應該會落在後段班。在三趟計時過程中,Swift並沒有什麼特別激情的演出,雖然在連續繞錐時需要大幅度轉動方向盤,讓人感到有些手忙腳亂,但其實它的車頭很聽話,穿梭於錐筒之間仍屬流暢,極限比想像中還高;4.8米的迴轉半徑讓它在U型迴轉時能夠盡量貼近中心點,快速朝向下一個錐筒邁進;渦輪引擎的表現雖不像Fiesta那樣「暴力」,不過在這次的路線中倒是成為優點,偏向線性的調校與變速箱搭配得宜,容易掌握動力收放。種種因素讓Swift在場上發揮「軟」實力,第一個上場挑戰就以36"366立下標竿,最終則以該成績榮登亞軍,以0.11秒之差緊追Mazda 2,令人刮目相看。


多虧軸距短和迴轉半徑小的幫忙,Swift在繞錐時展現高度靈活性。


偏向線性溫和的動力輸出對於在場上的表現反而有所助益,無須特別花費心思控制油門。


Swift的「軟調」個性在每個繞錐時都能感受得出來,不過絲毫不減損它天生靈巧的特質。


Swift使用Bridgestone Ecopia EP150環保節能胎,圈胎尺碼為185/55R16。


平底式方向盤的設計略帶點跑格,惟左右死點圈數較大,在轉向時需耗費較多時間。


1.0升渦輪引擎調校以順暢為主,扭力湧現並不特別明顯,但帶動不到一噸重的Swift加速仍顯輕快。


第三名
Fiesta
最速成績 37"588

引擎型式 1.0升L3 DOHC 12V Turbo 最大馬力 125hp/6000rpm 最大扭力 17.3kgm/1400~4500rpm 驅動方式 FF 變速系統 六速自手排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後:扭力樑 輪胎規格 195/50R16 煞車結構 前碟後鼓 國內售價 69.8萬元(1.0L運動型)
重點規格
長寬高 3969×1722×1470mm 軸距 2489mm 方向盤左右死點 2.6圈 迴轉半徑 5.1m 車重 1155kg

選手簡介
Fiesta已是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將,其外表與Mazda 2一樣充滿鮮明的運動風格,在尺碼上,Fiesta的車長也將近四米,2489mm的軸距倒是短了不少,而歐化思維和概念則讓兩車擁有截然不同的造型設計。當然,每每試駕Fiesta最讓人驚豔的就是那具曾得過國際引擎大獎的1.0升Ecoboost三缸渦輪引擎,可榨出媲美1.6 NA引擎的125hp/17.3kgm最大動力,變速箱則是使用Powershift雙離合器六速自手排,輕輕鬆鬆就用數據制霸全場,而它的實際表現也非常帶勁,能帶來不錯的貼背感,中高速領域的再加速也讓人滿意,實在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具公升級的引擎。操控更是Fiesta的拿手項目,不論過彎側傾、車頭指向都易於掌握,在駕馭它的同時還能獲得適度的樂趣,對其動態表現我們一直都是給予高度的評價,而這也是我們在比賽開始之前最看好Fiesta的主因。

實戰演練
原先我們以為Fiesta在這次的計時賽中可以輕鬆抱回冠軍寶座,想不到實戰結果卻跌破眾人眼鏡。回顧一下基本規格,Fiesta在車身尺碼和軸距的設定上都還算靈巧,動力更是傲視其他三位選手,然而在幾趟來回練習時就能隱約察覺到,它在今天這樣的場地和路線中無法發揮太多優勢,而以更激烈的操駕方式進行測時的時候,一些攸關勝負的問題點也隨之浮現。首先是在繞錐的部分,擁有強悍動力的Fiesta在這裡反而顯得綁手綁腳,輸出較不線性的調校方式讓車身動態較難保持一定節奏,加上車重也是全場最有份量,左右來回之下頻頻產生推頭現象,須以更仔細的方式控制油門踩踏,穩定性不如Mazda 2來得好。再來則是迴轉半徑偏大的問題,讓Fiesta不論是在繞8字或是迴轉過程都少了一分俐落感,在分秒必爭的金卡納比賽中可是有很大的影響。結束三趟計時,Fiesta始終無法挺進36秒內,以37"588的成績落在第三名,與前兩名差距甚至超過1秒,出乎我們意料之外。


其實Fiesta在繞錐時的支撐性相當不錯,只可惜較大的迴轉半徑和明顯的推頭反應讓它無法縮短計時成績。


儘管數據壓制其他選手,不夠線性的動力反而讓Fiesta需要更細膩的油門控制技巧。


稍嫌神經質的動力特性和轉向反應讓Fiesta在今天的場地中吃了不少苦頭。


Fiesta使用Continental CPC2轎車胎,195/50R16的圈胎配置為全場最大。


雖然方向盤左右死點與Mazda 2同為2.6圈,不過Fiesta在轉向時有些太過「敏感」,須加以修正才能找回正確方向。


這具1.0升渦輪引擎相當具有爆發力,不過配上自手排變速箱的邏輯設定反而顯得不夠聰明。


第四名
Fit
最速成績 37"637

引擎型式 1.5升L4 DOHC 16V 最大馬力 120hp/6600rpm 最大扭力 14.8kgm/4600rpm 驅動方式 FF 變速系統 CVT無段變速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後:拖曳臂 輪胎規格 185/55R16 煞車結構 前碟後鼓 國內售價 68.9萬元(1.5 S)
重點規格
長寬高 3955×1695×1525mm 軸距 2530mm 方向盤左右死點 3圈 迴轉半徑 5.2m 車重 1094kg

選手簡介
若要說四車之中誰「看起來」最不適合跑金卡納比賽,那肯定非Fit莫屬。以小車大空間為著名的Fit在外型上與其他三者差異較大,短車頭、高車身的設計都是為了讓車室空間能有更寬敞的運用,相較之下身形反而顯得沒那麼俐落。動力部分,在i-VTEC的輔助之下能使1.5升自然進氣引擎擁有120hp最大馬力,扭力則為14.8kgm,輸出僅次於Fiesta,但因Fit車型定位偏向家庭用車居多,因此變速箱採用重視經濟節能的CVT無段變速箱,除了D檔後方的S檔之外,也可透過換檔撥片模擬七速檔位,讓動力傳遞更加即時。日常行駛時可感受到Fit的懸吊設定仍偏重舒適居多,多少犧牲了一些路感回饋;遇上彎道時,懸吊展現不俗的支撐性,過彎動態仍可一氣呵成,畢竟出自於Honda之手,顯然不會把操控全部放在一旁,至於在金卡納比賽中是否也能稱心如意,比了才知道!

實戰演練
Fit在這次的金卡納比賽中成績墊底,其實並沒有讓我們感到特別意外,在練習時它始終保持著中規中矩的姿態跑完路線,即便在正式測時開始後對它使出渾身解數,依舊沒有太多激情產生。雖然說同樣偏重舒適設定,Fit在繞錐時懸吊支撐性其實比Swift還要出色,不過轉向則稍微含糊一點,相比其他選手容易讓人察覺到慢半拍的反應;遇上定圓和繞8字時則因為迴轉半徑較大的關係,導致路線無法進一步往內縮小,損失不少時間。除此之外,在短距離衝刺時,或許是受到CVT變速箱的設定影響,比較感受不到120hp/14.8kgm該有的加速力道,與同為NA引擎的Mazda 2帶來的熱血激昂差異顯著。三趟計時過程觀察下來,Fit對於攻克路線的流暢程度不及運動形象鮮明的Fiesta和Mazda 2,靈活度則輸給軸距短小的Swift,因此最後以37"637的成績敬陪末座。


偏舒適取向的底盤設定和較長軸距讓Fit少了一分靈活,在繞錐時吃了不少虧。


無論是起步或衝刺,Fit的表現都顯得一派溫和,但還不至於讓人覺得使不上力。


高車身的先天設計使得Fit重心移轉相對明顯,轉向反應不如其他對手俐落。


Fit使用Maxxis MA307經濟胎,圈胎配置與Swift同為185/55R16。


方向盤左右死點達3圈,且手感相當輕盈,路感回饋與其他選手相比略微模糊。


Fit與Mazda 2同為1.5升NA引擎設定,雖然馬力數據達120hp,不過相比之下出力反應較不突出。

總結報告
此回測試的最終結果的確讓人大吃一驚,原先最被看好的Fiesta沒想到意外落馬,只獲得第三名,但我們都了解並不是它的操控性不夠好,而是在如此緊湊的比賽路線中較難發揮所長,即便在平時駕駛時的動態表現相當出色,但遇上金卡納如此激烈殘酷的考驗,車輛設計上的弱勢便放大不少,是造成Fiesta無法奪冠的原因。另外同樣令人感到驚訝的則是第二名的Swift,憑著先天體型短小,在場上徹底發揮優勢,雖然懸吊設定偏軟,激駕時側傾明顯,但靈敏的身軀和輕巧的動態有助於金卡納陣仗,測時成績甚至緊追第一名在後,再次驗證一般道路的駕控表現並不等同於在金卡納比賽中的結果。

第四名的Fit與Fiesta相同,在過去我們試駕的經驗中其實操控性也不差,不過放到金卡納比賽之中就顯得不夠俐落,加上它本身的車格設定最貼近務實的用車需求,運動性沒那麼強烈,只能說在比賽中墊底並不意外。而拿下第一名的Mazda 2雖然在尺碼上看起來不具優勢,不過調校得當的底盤和傳遞直接的動力讓它時時刻刻都能處於最佳狀態,均衡性為全場之最,在操駕時給人最紮實的回饋,於此回測試的路線中大展身手,順理成章成為本次「金卡納之王」。當然,我們必須強調,場地和路線的不同對於車輛特性的呈現就會有很大差異,或許多一些直線衝刺,或是多繞幾個錐筒,結果又會重新洗牌。最重要的其實是讓大家了解金卡納這項比賽的精神和樂趣所在,只要自備安全帽和一台車就能下場與眾人同樂,還不趕快報名參加!


看似簡單的金卡納其實蘊藏諸多細節和技巧在其中,透過比賽一邊學習一邊增進開車技術也是一大收穫。